今年真是圈铁音频界发力的一年
,作为民用音频领域老牌劲旅的新进索尼,自然也不甘落后。化索继去年发布的圈铁三款圈铁耳塞后,又一口气发布了4款全新的新进圈铁耳塞。除了高高在上的化索作弊菜单(悬浮球)香肠派对 XBA-Z5外,主打产品还是圈铁以去年的 1,2,3为标号,只是新进前缀从 H系列进化到了A系列,那么
,化索这个改变到底是圈铁进化了还是退步了呢 ,这个答案恐怕要全部听一遍才能有结论了
。新进可惜我并不具备这样的化索条件
。不过今天我手上有一副XBA-A2
,圈铁定位于中端的新进这副耳塞究竟能有怎样的水准呢,还是先从外包装说起吧。
从XBA-A2的包装上可以看出,它的定位不是高端,只能算中端 。不过其实卖得最好的永远不是高端 ,相反 ,香肠派对水花直装中端才是大家最能接受的 ,这可能也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吧 。

A2的包装整体看起来还是简约为主的 ,不知丛什么时候开始,索尼的包装盒上已经有简体中文了 ,也能看出索尼对大陆市场的重视。

拆开包装 ,可以看到和这两年索尼产品一样风格的黑色内包装纸盒 ,烫金的SONY LOGO 。打开纸盒 ,耳塞嵌在一块绒布上 。掀开绒布,则是一个携带包,说明书,哥伦比亚套等配件,值得说的是 ,这次 A2是可以更换耳塞线的,自然索尼也厚道地配备了两根耳塞线。鱼头科技6.0下载不过烧友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这两根线是一个档次的,区别只是一个带麦克风,一个不带 。当然其实索尼还是为这个耳塞配备了升级线的,不过这个就要另外购买了。虽然提高了可玩性不过荷包就要受苦了。

接下来说说这两条耳塞配线 。线材是黑红相间的 ,颇具HIFI味,而且使用了扁平线使得缠绕的几率大大减少 。吐槽下 ,索尼早就该用此类线了 ,成本增加不多的同时能带来更好的体验。插头是镀金的,做工还不错 ,也符合耳塞的定位。不过比较奇怪的作弊菜单(悬浮球)香肠派对是这副如此之大的耳塞竟然没有提供耳挂,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为了拉开和 XBA-A3的差距,在我看来实在是没有必要 。定位的差距大可以体现在音质上 ,利用这种小计量来提升档次实在是有点小儿科。
然后来说说配备的哥伦比亚套 ,做工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错,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容易沾灰,有洁癖的烧友必须绕道。看看我拍的照片,真心是怎么擦都还是擦不干净 。。汗。
最后当然要提到最重要的耳塞本体 。玩过索尼圈铁耳塞的同学必定熟悉那索尼巨大的腔体设计,甚至已经有U盘耳塞的绰号了 。大意无非是除了外观反人类之外,佩戴也极其坑爹,基本上戴久了耳朵都受不了 。毛豆直装V6.0科技我是带着听30分钟耳朵就会有一定的胀痛感,不过话说回来,也许设计成耳挂式能稍微缓解下这个问题,不过可惜。。可惜。 。
本体其实整个都是塑料制成的,但是正面设计的高光面很有金属的感觉。定位更高端的XBA-Z5则是镁合金的外壳 ,但是外观上和A系列基本一样,家族式设计风格现在在各个领域都很热门。
耳塞虽然是塑料的 ,但是整体做工不错,接缝细腻,亚光材质也很有质感。耳塞下部有插口可以用来更换耳塞线,线上有不同的香肠派对小毛公益插件颜色对应耳塞上不同颜色的 L和 R字幕,清晰简单明了。本体上也标注了耳塞的产地是泰国 ,大家可以发现其实现在索尼大多数 ,或者说几乎全部的耳塞都是泰国产的,真心还念MADE IN JAPAN的日子啊 。
说了那么多,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耳朵的收获 。不过鉴于我从没听过XBA-H3,所以无法对比是否有提升 ,我只能通过这几天的体验大致评论下这个耳塞的风格,听感仅供参考 。
音源使用的是 SONY 录音笔D50,素材为WAV 。
开声可以说 ,并不震撼。12毫米的动圈单元并不能提供澎湃的低频响应,不过见好就收的低频也不算太差 。下潜只能算是刷刀体质5.0直装苹果版中等水平,也是点到即止。整体感觉 A2甚至有点小清新的味道 ,中频能量和这今年索尼的风格一致,比较出彩 。密度大但是不密,细节多但是不过。高频则比较暗些,保留细节的同时并不会太亮 ,有一些颗粒感 。声场,我只能说,并不是这个耳塞的强项 。个人感觉还是比较紧缩的,这个也可能和使用的动铁单元有关。人声的位置不近不远,所以整副耳塞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娓娓道来的温柔而不是气势如虹的霸气。整体来说,A2搭配D50能出不错的香肠派对透视科技声音 ,而且A2并不会像一般的动铁听起来那么累,但是 A2却又是一副很容易累的耳塞 ,还记得那个反人类的佩戴么。。。。
音源使用的是 SONY M504香水瓶 素材为WAV
不得不说 ,这副耳塞还是吃推力的 ,M504标称10+10的推力在A2下显得微不足道